24所名校持续领航、65所新建学校一年成名校、54所新优质学校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陕西西安高新区坚持“教育强则高新强”的发展理念,把教育作为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尺,着力在优先发展教育方面积极作为,以优质教育为城市增彩添色。
经过31年的飞速发展,西安高新区的管辖面积从成立之初的2.7平方公里扩展到10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和从业人员130万。高新教育也从建区伊始的4所学校发展到200余所,成为西安乃至陕西教育的排头兵,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得到社会和群众普遍认可。
教育优先带来优质校“全面开花”
(相关资料图)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西安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教育设施与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伴随着高新区“三次创业”,高新教育也历经了3次“裂变”。1991年建区之初,为满足入区企业和人才子女就学需要,优先建设高新一幼、高新一小、高新一中等4所学校。2003年,随着“二次创业”,又相继规划建设了高新三小、高新四小、高新第一学校等2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2018年,高新区托管了来自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的12个街镇后,为解决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和发展不充分问题,2019年一次性投入学校建设经费135亿元,一年新建学校50所、改造提升学校87所,新增学位7万多个,全面实现优质学位充足供给。
“学校现在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师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学习劲头也有了很大变化。”高新四十四小校长赵友社说,学校被高新区教育局托管后,成为高新二小“名校+”教育联合体的“+校”,2022年又成为高新区优质均衡项目学校。在高新二小全方位引领下,学校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首次有教师登上“西安好课堂”讲公开课,长期薄弱的档案管理变规范了、少先队活动有特点了。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机器人教室、剪纸教室、扎染教室、微缩社火教室等,让学生课后服务有了更多选择……学校办好了,家长也放心地把孩子送来读书了,在校生从之前的700多名增加到了998名。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要求,西安高新区立足实际,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教育突出问题,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2019年,为缓解因生育政策调整而带来的入学压力,西安高新区一年集中建设幼儿园9所、小学14所、中学5所,提质扩容学校20余所,新增学位34400个,全面保障了成熟区域群众子女入学需求。
2022年,投资10亿元启动高新一中、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改扩建项目,投资4.9亿元保障7所“民转公”学校建设和1500余名教师应转尽转及2.4万名学生公用经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属性进一步增强。
快速发展的高新教育背后,是区党工委、管委会长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财政投入优先安排、优先保障。尤其是2018年以来,高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12.15亿元、19.36亿元、20.82亿元,教育支出保持较高增速,增速为215.08%、41.59%、21.01%。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突破20亿元,是2018年的5.2倍。连续3年高标准新建学校65所、改造提升学校100余所、打造新优质学校40余所,新增优质学位8万余个。
西安高新区所有新建学校都坚持高品质、高起点。制定《高新区新建学校设计导则》,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前介入,参与规划设计、功能要求、建设管理,并将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等融入校园建设,实现了学校建设与使用的无缝衔接,确保学校交付即可使用。为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近年来新建的50余所学校除配备普通教室外,还高标准建设了科学探究室、创新活动室等专用教室和报告厅、室内体育场、游泳池等,配备直饮水、新风系统等一流设施,全面实现了各类学校硬件软件双提升和“家门口好学校”双覆盖。
“可以说,现在高新区是西安市名校最多的区(县),而且是‘全面开花’。在优质均衡的理念下,全区处处有群众满意的好学校,孩子们在家门口就有学上、能上好学。”作为高新教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高新第四学校副校长徐永新感慨地说,如今提起高新区的教育,人们赞不绝口的不再是原来那4所名校,而是整个高新教育了。
“名校+”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
得益于高新区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大环境的带动,和高新一小“名校+”工程的深度辐射,建校仅两年多,高新十五小就以办学成效、社会声誉、家长口碑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了区教育局提出的“新校一年变名校”目标,成为区内企业人才争相选择的好学校。
面对全区24所名校、65所新建学校和一大批托管学校,近年来,西安高新区以“名校+”为牵引,统筹实施“名校领航工程”“新校成名校培育工程”和“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着力打造优质均衡的高新样板。2019年至2021年,“名校+”工程从全覆盖升级到深度融合,通过对“名校”放权,给“+校”赋能,有效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形成了24所名校持续领航、65所新建学校一年成名校、54所新优质学校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的教育生态,多所学校通过“拆掉一堵墙”“架起一座桥”实现了两校合一、同步发展。
包括高新十五小在内,高新一小“名校+”教育联合体有9所成员校700余位教师,近300个教学班1万余名学生。为确保这个庞大的队伍快速前行,高新一小“名校+”教育联合体总校长刘英明,将联合体各校校级领导分成党政综合部、德育政教部、教务教学部、教育教研部、总务后勤部等5个部门,遵循“管理理念、师资培养、教学开展、评价考核”统一原则,推动“名校+”教育联合体党建、德育、教学、科研、后勤等工作的有序实施,引领各校走上“共建、共赢、共强大”的集团化发展道路。
“教育联合体内各‘+校’的快速发展不完全是对名校的复制,我们在建校伊始就注重传承之上的不断创新、超越。”高新十五小副校长徐红梅说,学校在高新一小课程体系基础上,创设了更符合自身学情、校情的“灿烂·悦课程”体系。借力高新区完善的师资培养机制及区内名师荟萃的优势,两年内自主培养出两名省级学科带头人、两名省级教学能手、一名市级教学能手和4名区级教学能手。
如今的西安高新区,名校聚集,名校长、名师荟萃,业已形成一群学校、一群人一起奔跑的教育新生态。早在启动“名校+”工程之初,2019年,高新区就率先实施“名校长+”和“名师+”工程,近3年全区共组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396个,辐射校长教师2万余人。高新区实行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区管校聘”制,设置教师“蓄水池”,按照编制统筹安排、按需补充,近3年共引进优秀教职工2700余人,交流轮岗校长教师3000余人,共新培养省、市、区三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500余人,全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占比达25%以上。
2022年,西安高新区教体局创新实施办学机制改革,探索试点两所名校合办一所新建学校,高新第四学校就是其“1+1>2”办学模式的先行试点。
高新第四学校于2022年9月建成投用,建制6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4个班、小学36个班,可满足2500名学生就读。在区教体局安排下,学校初中部、小学部分别由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和高新七小选派团队管理。学校采用“一长多校”管理模式,实施“统一人员调配、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课程配置、统一教研活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测评、统一考核评价”的“七统一”管理。“青蓝工程”采用双导师制,由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和高新七小派出优秀团队和校本部教师共同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实现校区间教育教学的理念共通、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共融。
“为实现高位起航、高水平运行,两所名校一次性选派了15名精兵强将到学校从事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其中初中部和小学部的副校长都是省级学科带头人。”被选派到高新第四学校的徐永新说。
教育成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金字招牌”
三十而立的西安高新区,也迎来了教育发展的“高光时刻”: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教育部第一批‘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双减”工作两次入选教育部推广典型案例,中小学德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工作多次在全国交流。
蓬勃发展的高新教育,已成为西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
“能让孩子就近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坚定了我在高新安家的选择。”高新八小学生家长王虎博士毕业后留在西安高新区工作,为了将孩子带在身边,他向高新区提交了转学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不久就有工作人员联系他,很快办好了转学手续。
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直饮水系统、“五星”音乐餐厅……站在占地74亩、总投资9亿元建成的高新十一初级中学,放眼四周,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作为“丝路科学城”核心区域,学校周边三星、中兴、比亚迪等大型企业云集。很难想象,4年前学校动土建设时,周围还是一片空旷的田野。
在高新区的历次跨越中,教育始终是高新区“拼图”中最先、最关键的“落子”。以3期“丝路科学城”为例,围绕打造创新之城、未来之城、开放之城的建设愿景,高新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2019年提前规划建设幼儿园7所、中小学14所、高中两所、中职学校1所,并通过“名校+”将所有新建学校纳入“名校”管理,让优质教育资源集群入驻,带动新区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已让高新区成为市场投资、企业选择、人才落户的优选。近3年来,高新教育牵手企业,联系人才,开辟“入学直通车”,打造“人才磁场”,妥善解决先进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五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100余家企业2000余名学生入学。2021年至今,高新区累计签约项目214个,总投资约4500亿元,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84名,聚集国家级、省市级高层次人才80余名,聚集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14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3874家,本科以上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智力密集度和经济增速均居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参观中国首套全海深高清相机“海瞳”、亲密接触一比一鱼雷模型、体验手机测试的消音室如何让声音消失……高新八小学生的眼界,一天天被学校多家“好邻居”打开了。在为周边的华为、中兴、中软国际等高科技企业和知名科研机构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高新八小发挥地缘优势,开设“华为小讲堂”“航空大讲堂”“中船在线”等校企合作课程,带领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见世界”的机会。
这是西安高新区教育与产业发展相向而行、相得益彰的生动典型。2020年至今,高新区学校与华为、三星、陕鼓、比亚迪等重点企业缔结“友好学校”20多所,与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建中小学生劳动、科技、心理、安全等教育基地、生涯规划体验基地55个,打造人工智能、3D打印、航模、编程等科技特色学校30多所,组织开展“企业进校园”“专家进校园”“家长进校园”100余场,有效发挥了企业优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品牌特色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家校社协同、教育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30多年来,高新教育和经济发展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堪称一对耀眼的‘双子星’,成为我们集聚人口、产业和资源的最大底气,也是我们永远不能丢的王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马鲜萍说。2022年,西安高新区将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作为“幸福高新”建设重要内容,出台《新时代加快推进高新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力争通过实施“十大行动”,全力建优质学校、办优质教育、育优质学生,持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图书馆等场地设施和学校课程向社会开放共享,让群众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3日第1版
标签:
24所名校持续领航、65所新建学校一年成名校、54所新优质学校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作为教育部基础...
【10岁男孩失联身亡生母和继父系嫌犯】,5月24日,山西临猗县公安局通报:5月4日,临晋镇居民谢某某向临猗
美国债务逼近“最后大限”,“女神”不堪重负。(来源:中国日报石宇英文《中国日报》2023年5月24日8版...
网贷办理延期还款是真的吗?一些网贷平台确实提供了办理延期还款的服务。不过,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不
英联股份5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3年计划投入10条复合铜箔和1条复合铝箔生产线,建成达产后产能可达
去年4月,我市按照“行业相近、业务相关、区域相邻”原则,选聘173名民营企业家到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
1公告基本信息基金名称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港股科技ETF基金主代码1597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模考试卷(346) 网上课程学习请电话咨询:400-622-5005!
1、去西王客运站坐到井陉的车,告诉售票员你要倒车去仙台山,她会让你在微水停车场下车,那地方有到仙台山
加拿大《金融邮报》5月21日文章,原题:为什么加拿大需要与中国多接触而非少接触加拿大需要与中国进行更多
1、当年茂臻想当大哥,带头发飙 一次在训练房带着小察他们几个在训练房里闹腾 恰逢董罡刚上任,老宿
2023年5月2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同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举行会谈。秦刚表示,荷兰是中
科普讲师进校园,带来生动科学课。红网时刻新闻5月23日讯(记者刘志雄通讯员雷蕾)“讲台上冒烟啦!”“...
新华社莫斯科 基辅5月23日电俄乌近期对顿巴斯地区一处战略重镇的争夺再次引发关注。俄方称之为阿尔乔莫夫斯
大马丁:我可以拯救200个更好的球,但这是我的「生命之扑」。近期,大马丁接受了ESPN的采访,谈及到了决赛
ST运盛公告收到终止上市决定书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5月31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0日截至2023
中信证券5月23日指出,短期猪价或仍处低位震荡行情,需密切关注需求端催化、出栏体重变化、收储政策以及二
谈及参展的意义,田总认为,顶善美参加中国建博会(广州)不仅可以让更多商家和终端商家了解企业及产品实力
GSC《战神:诸神黄昏》奎托斯 阿特柔斯PUP手办公布,售价各为5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80元),将于今年11月份
格隆汇5月23日丨九典制药公布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本次归
X 关闭
X 关闭